新京报“健康中国·品质生活——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现场
2018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营收规模达到了5.4万亿元,到2022年将达到7.4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16万亿元。万亿级的市场容量面前,大健康产业还有哪些机遇和挑战,要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又该如何建立与完善健康管理的机制?
9月25日,由新京报主办的“健康中国·品质生活——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国家战略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来自政府、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及企业的嘉宾进行深入的探讨,聚力聚智,为共建良好经营生态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献计献策。
多位嘉宾深入探讨大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新京报社常务副总编辑王爱军在致辞中表示,在人民健康意识逐渐提升和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政策层面持续加码,大健康产业成为朝阳产业,并进入高速成长期。健康产业的新发展、健康消费的新升级等问题,都是大健康产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战略性问题。作为北京地区,乃至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主流都市报和全媒体平台,新京报对国民健康以及大健康产业的形态和变化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此次新京报举办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希望能借助媒体自身的影响力,为政府、学者、企业各界人士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深入探讨大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为健康中国的发展建言献策。
在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针对目前社会存在的营养健康及产业发展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张兵结合对“健康中国”的理解,指出了食品营养健康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建议在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产业的发展应由问题、需求导向向营养、健康导向转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前秘书长唐钧则围绕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定义,指出“以医疗为中心”的传统健康观念存在的问题,强调要跳出“健康怪圈”,正确定义健康概念,健康管理向前,医疗服务殿后。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则以“保健食品产业的韧性”为题,结合保健食品产业所面临的自身问题及外部环境影响,分析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圆桌论坛环节,针对大健康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大健康产业布局、健康知识普及等多个问题,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峰、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及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媒体事务总监张前、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韩波、安利大中华研究开发与技术法规副总裁陈佳等分享了各自的观点。(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张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