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315晚会刚过去没几天,不少财经自媒体突然发起一个话题,围绕着“央视为无限极做广告”的问题开喷。小编也突然愣住了,央视没少给企业打广告,这次为何这么多的财经媒体对无限极不依不饶呢?
于是,小编顺便搭上了这场吃瓜大戏,本来是看热闹,但是看到群里大家一边倒的情况,小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一直在健康行业呆了7年的媒体人,总感觉话题里面的“醋味”很浓。当然,今天小编写这篇稿子并不是为无限极洗白,更不是跟这些财经媒体对立。
但作为媒体人,应该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无限极在央视315晚会开场打广告的行为,无限极在央视打广告并不是第一次,以前无限极在央视打广告为何没人借题发挥呢?为何偏偏这次会引起部分财经媒体勃然大怒,集体发文抨击呢?
小编斗胆分析一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2019年权健、华林事件的缘故,丁香医生的一枪非常精准的射穿了直销行业的要害。然后,各大媒体纷纷开始架枪射击,彼时,直销行业排行的头把交椅无限极成功的吸引了媒体的唾沫星子。小编当时也数了数被媒体曝光的直销企业有哪些?91家直销企业,半数遭到了主流媒体无差别炮轰。
任何行业都有消费者维权投诉,但在当时,一个非常简单的投诉很可能被放大,那时只要有媒体为企业发软文,也会被扣上“不良媒体”的帽子。一个行业整体业绩加起来才不过2000亿元,却遭受了两万亿的暴击,这公平吗?
因此,这次无限极在央视315打广告,仍可以说明,权健、华林事件对于媒体或者是公众的不良影响仍在,而且很可能是持久的。
今天之所以无限极会被财经媒体旧事重提,很显然,央视315这么一个平台,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能够让315宣传的品牌应该是投诉少,争议少,舆论少的,然而他们偏偏看到了无限极的广告,于是,脑海中浮现诸多“遐想”,以致于翻开无限极曾经的各种负面报道,一边替八竿子打不着的消费者维权,一边举着正义的大旗。
小编非常好奇的看完了每篇关于“央视替无限极打广告”的文章,不少提到了无限极在央视315打广告的费用,各种天价猜想也让小编大跌眼镜,就差说“无限极怎么不给我们投一点”。
以为这些人能写出怎样的文章,但看过之后,总觉得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他们引用澎湃新闻的统计,在OpenLaw中以“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为关键词检索出206份判决书,其中有4起案例涉及无限极侵犯受害人的生命健康权。除了OpenLaw,他们还列举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的数据,仅2019年,涉及无限极产品责任纠纷,及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的民事判决书,有3份。
非常好奇的是,无限极一年的安全事故算多吗?跟某汇比起来,这并不多。如果稍微认真看无限极曾经发生的事故,请问,哪起是无限极入职的员工造成的?哪个投诉人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致死的?抓产品质量容易,但是管市场销售人员的行为很难。显然,无限极不好声音来源于其庞大的经销商队伍的良莠不齐,而这些也是许多传统行业出现的问题。
因此,没有看到作为媒体人的公平看待,反而闻到了重重的“铜臭味”!
许多人说,在国内做企业家难,为何难?因为企业董事长也不知道哪天因为市场的问题而锒铛入狱,甚至公司倒闭。看待事物应该一分为二,不能只看到企业的“恶”而忽略企业做过的“善”;无限极在就业以及公益事业上帮助过不少人。
最后只想说,中国的健康产业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才能发展,新冠疫情也让国人明白,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才能拥有一切。此外,给予从事健康产业的企业以及从业人员多一些包容与体谅,或许我们会离“健康中国2030”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