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固守”原有的直销渠道外,直销企业也纷纷通过拓展电商、微商等其他渠道来开拓市场,把销售场景搬到线上。
近日,香雪制药违规转让直销牌照被罚15万元的消息,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违规转让直销牌照事件的背后,是香雪制药旗下直销企业九极生物业绩近乎腰斩。根据公告,九极生物2019年营业收入为3468.18万元,净利润为-114.49万元。
事实上,业绩下滑在直销业目前已是普遍现象。受“权健事件”影响,近两年来,直销企业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在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直销企业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为了解直销市场运行的现状,反映当前直销企业经营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南方产业智库近期对广东直销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在监管加码、信任缺失、类直销模式崛起加剧竞争等因素影响下,不少广东直销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广东直销亟待转型破局。
直销企业形象仍面临严峻考验
2019年初,“权健事件”引爆舆论,直销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虚假宣传、涉嫌变相传销等问题被集中引爆,91家直销企业被集体约谈和提醒告诫。受“权健事件”影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3个部门开启了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百日行动”,直销行业的发展一时陷入“寒冬”。
记者调研发现,“权健事件”虽然过去了较长时间,但对直销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很大,直销企业形象一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权健事件”的发生,不仅让直销的社会认可度急剧下降,同时还引发了公众对保健市场的信任危机。而直销作为保健食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受到很大冲击,主要表现在人们对保健品功效产生质疑,特别是对以直销方式销售保健品的企业信任程度大为降低。
在经过去年的行业整顿后,大多数直销企业受到波及且业绩受到影响。“2019年,直销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寒冬,直销企业业绩大幅下滑,部分企业甚至出现裁员、暂停直销业务等情况。”有直销业内人士称。
正是在2019年末,香雪制药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将部分资产剥离后的九极生物的100%股权转让给广州淡水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9000万元。虽然这一交易最终因违规而被叫停,但直销企业的困境由此可见一斑。
此前,业内人士曾预判,今年直销可能会出现复苏的态势。然而,今年以来,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业务模式严重依赖线下的直销,继“权健事件”冲击后,再度遭遇到巨大挑战。
南方产业智库调研发现,不论是外资直销巨头,还是内资直销企业,业绩均出现下滑,有的下滑幅度达五六成。而在市场信心受挫、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大多数直销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除了信任缺失、疫情冲击,随着类直销模式的崛起,直销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调研显示,多数消费者认为直销最大的优势就是购物便利性,但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直销的便利性已经被电子商务所取代和超越。调研中直销企业普遍反映,受社交电商、微商等类直销模式冲击大,导致直销人员大量流失。
一边“瘦身”一边转型线上
面对“权健事件”引起的行业动荡和疫情的冲击,为了市场突围,除了“固守”原有的直销渠道外,直销企业也纷纷通过拓展电商、微商等其他渠道来开拓市场,把销售场景搬到线上,同时进行“瘦身”。据了解,安利上线了安利微购,玫琳凯上线了花氧服务平台,完美则上线了油葱商城……
据了解,有直销企业通过大幅的收缩省级分支机构、二线城市的分公司、服务网点来提高效率,并且向新的数字化营销转型,但还保留着老的直销模式。
过去,按照《直销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直销行业建立了大量的省级分支机构、城市分公司和服务网点。由于目前许多企业的重心已经发生了转变,新的电商、社交电商等业务形态主要是线上活动,过去为直销所铺设的服务网点、城市分公司、分支机构在推进新的业务形态上面作用微小,所以,收缩这些机构也成为了企业转型的选择。
“瘦身”的同时,转型社交电商往线上走,淡化直销标签,是直销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在直销行业急转直下之时,一批社交电商企业却玩得“风生水起”。据《社交电商行业发展白皮书(2020)》显示,2020年社交电商全网零售总额将达3.54万亿元。这让直销行业将目光聚集到社交电商领域,开始拥抱社交电商,试图通过社交电商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实现新的转型升级。
企业呼吁放开产品限制
在调研中,进一步明确直销的定义是直销企业的普遍诉求。多家企业表示,目前两个《条例》对直销和传销的定义不够明确,过于笼统,社会大众不能清晰分辨传销和直销的区别。而如果不能厘清传销的概念和类型,不仅影响直销行业的发展,也会造成法律实施、执行的尴尬。
“让大众不再戴有色眼镜来看直销,这是直销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广东一家直销企业负责人表示,直销业须尽快走出“信任低谷”,塑造成熟稳定的社会形象和公共信任,推动形成有利于直销业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
一家直销企业违规,一批直销企业“躺枪”,这是目前直销行业面临的尴尬现状。在调研中,多家直销企业建议加快建立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避免“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情况发生。比如,可以根据直销企业过往两年的经营合规情况进行分类监管。对于合规企业,可简化事项报备和审批流程;对于负面较多企业,可采取在企业网络信用公示上显示投诉数量、风险提示等措施,如一定时间过后情况仍未好转,可以进一步限制开展业务。
此外,由于直销产品范围受限,导致各大直销企业的产品同质化难题一直未解,调研中直销企业普遍呼吁“放开产品限制”。据直销企业反馈,由于直销产品限制六大类,产品创新只能从这六大类中寻找突破,产品线扩充困难,从而造成许多公司的产品出现相似、相近,同质化严重。
有企业就举了自身的一个例子,由于直销产品范围的限制,导致企业在申请增加空气净化器生产线的环节花费了大量时间。“直销产品经营范围里没有空气净化器这个类别,所以直销企业不能设这条生产线。最后经过了几轮奔走,才将生产线申请下来,整个过程的拉锯战耗时很长。”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对比传统企业,只要这款空气净化器符合各项质量标准就可以上市了,但放直销企业身上,环节却复杂了很多。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多家直销企业呼吁对直销产品种类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规定哪些产品不得通过直销销售,如明令禁止或限制自由销售的产品(如处方药)、家畜和新鲜农产品、大宗商品(如棉花、大米和金属)以及难以确定价值的产品(如宝石、贵金属和金融服务)等,即只要不在负面清单上的产品都可由直销渠道进行销售推广。在直销企业看来,“这将给消费者更多产品选择,增加企业和市场的活力,并降低政府机构的监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