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正式实施,微商也被纳入电商经营者范畴,对微商的监管也随之加强,大部分微商品牌的生命周期被缩短。2021年1月1日-2022年3月22日期间,多个微商品牌被查处。新零售大数据研究中心整理并收集了部分微商品牌行政处罚事件数据信息,并进一步分析。
表微商品牌行政处罚事件一览表
(备注:行政处罚事件时间区间为
2021年1月1日-2022年3月22日)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1日-2022年3月22日期间微商行业共发生19起行政处罚事件,处罚金额超886.49万元,相关公司及个人因涉嫌传销被冻结超14.12亿元,“网红世家”和“倍善堂”相关人员获刑。
我们可以发现,微商品牌被处罚原因主要有涉嫌传销、虚假宣传和偷税漏税等。其中,微商品牌涉嫌传销占比82%,微商与传统电商最大的区别是,销售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出现多种层级。
微商涉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销层级实质超过三级
(2)以消费积分、返利、虚拟币为销售模式,实际从事多级返利
(3)实际不转移所有权的销售
(4)以培训课、加盟费等为由头的非典型传销方式
其次,虚假宣传的处罚因素也不容小觑,占比为18%。一些微商品牌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胃口,针对性的夸大宣传,甚至不惜虚假宣传来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除此之外,微商行业的偷税漏税问题也十分普遍,其做法通常是逃过对公账户走私人账户,明显有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微商发展至今,一直是备受争议,被质疑的涉嫌传销、虚假宣传和逃税等问题,也因微商查处事件暴露在大众的目光下。相关部门在不断丰富监管手段,层层加码,为科学监管提供依据,进而推动微商市场的规范化和成熟化,以获得更多的外部关注和社会资源倾斜,并实现更加可持续地发展。